捐赠故事

涓滴成沧海―南航校友捐赠故事

重逢
    2016年9月6日,今年81岁的李如玉校友第二次来到了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简称基金会)。这一次,她提出要捐赠一万元人民币资助家境贫寒的南航学生。
    被问及捐赠的原因,李校友说,他与先生膝下并无子女,目前的工资对于二人生活来说已足够。因为住的离学校很近,经常来学校散步,看到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渐渐地,李校友萌生出资助贫困南航学生的想法。经过与李如玉的协商,基金会决定将她的捐赠款项全部用于学生医疗救助基金,缓解南航全日制在校学生因患病就医造成的医药费用及生活压力。
李如玉1956年进入飞行器制造专业学习,毕业后在某大飞机设计所任职,1973年回到南航担任本科教学工作。初入教坛的她,便展现出一名人民教师的宽厚——“那时候有个学生家庭条件不好,身体也很弱,我常常叫她到我家里来,给她炖汤。”如今,当年的小姑娘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她仍记挂着老师当年的好,两人至今仍常常联系问候彼此。在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尽管李校友的工作岗位有变动,她始终不忘自己曾经是一名南航教师——要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到底。
    “我这个人就是闲不下来,喜欢做实事。”1983年,李校友从南航调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职业大学,1992年退休之后,李校友又参与了南京蓝天专修学院的管理工作。“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我还是想再做点事情。”年逾八十,李如玉校友的身上却表现出一种孩童式的简单和执着。采访期间,李校友一直强调“南航培养了我”。她把自己和南航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没有当年南航的培养就没有如今的她,所以在自己心有余力的情况下她也要为南航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我可能更想做一些雪中送碳的工作,重病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大的负担,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她依然保持着当年作为一个教师的心情——热切地希望每个学子健康地成长,在南航的校园里收获知识和快乐。
缘起
    李如玉上一次来到基金会是2014年底,当时她带着一份“使命”而来,我校飞机系1958级校友杭战僧委托李如玉将一个月的退休工资3000元转交给基金会,用于捐助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南航学生。
    杭战僧毕业后在乡镇企业工作,在工作同时,他仍心系航空航天事业,曾义务指导了南航一位博士和一位硕士的学术研究。杭校友在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介寒士,在乡镇企业工作,错过了评选高级工程师、国家研究员的机会,但是我从不后悔,我以我在南航所学,义务指导了两位南航学生的学业,让他们学有所成。现在我年纪大了,也希望将我的一点微薄收入捐出,回馈母校的同时也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
    在与杭战僧沟通后,基金会将3000元捐赠全部用于学生医疗救助基金,并资助了一位该基金的申请者--民航学院吴东晖同学。吴东晖同学在得知杭校友的捐赠事迹后,以一封言辞诚恳的感谢信向杭校友的关心和支持表达了由衷感谢。
    在收到吴东晖同学的感谢信后,杭校友又进行了一次后续捐赠。作为老一代航空航天人,杭战僧校友充分体现了南航“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也是在杭校友的启发下,李如玉校友一腔回报母校的热情更有了方向——通过捐赠,让母校和学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传承
    2015年12月底,到处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欢快氛围中。此时,基金会收到了一笔来自0403202班的暖心捐赠,也给即将到来的新年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杨光校友来自0403202班,2015年底与女友步入婚姻殿堂。在婚礼喜宴时,0403202班同学们汇聚一堂,并按照惯例,送上了份子钱以示祝福。与众不同的是,杨光校友赋予了这些份子钱与众不同的意义。在征得参加婚宴同学的同意之后,他将所得份子钱12988.88元人民币以班级的名义捐出,助力南航基金会学生医疗救助基金。
    2017年5月,这个班级又一次聚在一起——纪念他们毕业十周年。杨光校友说,十年里南航的变化非常大。“当时我上学的的时候还只有两栋寝室楼,现在校区扩展了,各种设施也齐全了,感觉南航发展得很快。”问到怎么想到要把婚礼份子钱捐给母校时,杨光校友笑了笑说,“也没想那么多,偶然在南航网站的主页上看到了有校友捐赠这个栏目,刚好结婚请了很多大学同学。毕业之后再相聚也没那么容易了,把这笔钱以班级的名义捐出去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纪念。”
    相比起一些金额巨大的捐助,他们的捐赠更像是长河里的涓涓细流,但看似微小的捐赠却缓解了多名在校学生因为患病就医而带来的生活压力。他们并非为了出名或者被感谢,正如他们所说的“其实也不算什么”,他们把这份捐赠当做对南航生涯的一份纪念,一份小小的回报。
    涓滴成沧海,感谢这些校友在南航的发展中作出的贡献。他们的好意让南航又多了一份底气和自信——在学校高速发展的路上,始终有你们一路同行!